8868体育网页版登录|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研究员来我校讲学

作者: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5-12-14   浏览:
2015年12月12日晚七点,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国学大讲堂”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研究员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做了题为“中国国家形态结构的演进与民族类型的对应关系”的讲座。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高春常教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代表及全体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王震中研究员清晰准确地论述了中国国家形态结构的演进与民族类型的对应关系,他指出:“正如中华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部族—华夏民族—汉民族—中华民族’一样,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的国家形态结构经历了由黄帝-尧舜禹时代的单一制的‘部族国家’,发展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的‘华夏民族国家’,再发展为秦汉以来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部族国家”阶段,他以“陶寺遗址”为例,指出从遗址的复原图、出土的文物以及相关墓葬遗迹中,都可以看出陶寺城邑是阶级社会的都城,并从时空、龙崇拜、陶寺观象台遗迹、文明发展高度等几个方面论证,得出了其与尧都平阳吻合的结论。在“王朝国家”阶段,他论述了华夏民族因夏朝的复合制国家结构而形成,此时已从“自在民族”转化为“自觉民族”。在“多民族国家”阶段,他指出秦汉以后开始形成汉民族而且中华民族亦处于正在形成之中,不但秦汉以来的汉族是民族,夏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族也是民族,总结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与汉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
讲座后,我院学生踊跃提问,从今天的民族关系到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都有涉及,反映出同学们想从民族的角度思考众多现实问题。对每一个问题,王震中都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国学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精华。“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的开展有利于同学们品味经典,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王翠竹、陈晓静) (责任编辑:admin)
Baidu
sogou